以“领查防管宣”五措发力绘就未成年人交通安全守护新画卷
来源 :景洪市公安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5-06-18
2025年以来,景洪市公安局在州公安局、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领查防管宣”为切入点,精准打击整治未成年人交通事故高发多发的势头。自5月1日以来,全市学生群体未达法定年龄驾驶摩托车(电动车)数量减少67%,交通事故同比11起、下降18%,环比22起、下降59%,未发生涉学生群体亡人事故,辖区内交通安全出行平稳向好。
一、高位引领,凝聚协同共治“核心力”
景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交通安全,将其纳入平安景洪建设重要内容,由市公安局牵头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未成年人专项整治行动。一是组织有保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未成年人治理工作专班。二是机制有支撑。统筹公安、教育等多部门协同作战,建立“日推送、周调度、月会商、季通报”工作机制,召开调度会3次,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工作有实效。工作专班以未成年人驾乘摩托车(电动车)违法行为的分析研判和决策为主体,推行“公安主导、学校主抓、家庭主责、社会主力”四方联动模式,明确职责,强化协作配合开展工作20余次,重点以学校校纪校规处理为主、公安处罚为辅,通报教育部门学生交通违法行为333起,强化警示教育,确保有序推进。
二、靶向排查,筑牢风险治理“防火墙”
通过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治理模式,成立线上抓拍、网安巡查、线下查缉、数据推送四组,精准靶向实施治理。一是“线上”精准锁定。线上抓拍组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对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的违法行为进行抓拍;网安巡查组聚焦网络平台,排查未成年人“飙车炸街”网络线索。二是“线下”精准查缉。数据推送组依托智慧交通系统,将抓拍数据、网络线索等进行分析研判,精准推送至相关部门和学校线下同步开展劝导工作。行动以来,通过线上研判涉未成年人交通违法线索1713条,线索同步推送至公安和教体部门,形成信息及时共享的格局。同时,市场部门对辖区内的摩托车、电动车销售网点实施动态监管,做好宣传引导,通过公安部门推送相关违法行为查实机动车非法改装71起,从源头切断风险链条。
三、多元联防,织密路面防控“安全网”
采取“校内+校外”的协作模式,共同织密防控网。一是做实“校内”摸排。主动对接教体局、学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未成年人上下学的交通方式、出行路线以及是否存在违法驾驶摩托车(电动车)等情况,建立专门的管理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行动以来,公安部门共与全市多所学校召开交通安全联席会15场次,收集意见26条。二是做优“校外”服务。交通部门牵头公交公司开通6条“学生公交专线”,为需求学生办理“学生公交卡”,规划车辆营运线路和发车频次,实施“点对点”定制化接送服务。同时,四家共享电动车企业在校园周边划定禁停区域,减少未成年人驾乘电动车的违法风险。
四、群策群管,堵塞安全隐患“风险点”
一是强管控降违法。依托“护学岗+铁骑队”勤务模式,强化校园周边巡逻管控,5月以来,查处各类涉学生群体交通违法行为121起,同比172起下降42%、环比322起下降47%,管控成效明显。二是设试点优环境。划定州一中、州二中、市一中、曲靖一中景洪校区为试点,会同城管部门联合行动,加强对校园周边道路违章停放车辆进行清理处罚64起,优化校园周边出行环境,同时各所学校全面铺开。三是建机制除隐患。建立常态化的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定期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治理,做到早发现、早整改。四是立典型履责任。加强对监护人的责任追究,对主动将机动车提供给未成年人骑行的监护人处罚15起,促进各方切实履行好未成年人交通安全管理责任。
五、多维宣教,奏响安全意识“最强音”
以分类分层宣传的模式,逐步提升穿透力。一是打造"云上安全课堂"。通过制作发生在本地区涉未成年人交通事故典型案例教育片,以采访亡人事故家属、走向犯罪未成年人的自述等具有警示感染力的素材,走进校园开展宣传提升警示教育效果。制作未成年人严重交通违法曝光视频,针对未成年人“飙车炸街”违法行为屡教不改的,由监护人陪同处理违法行为的同时观看典型案例入脑入心强震慑,以及在“景洪发布”“景洪警方”多家融媒体公众号发布16部短视频开展线上宣传,打造"云上安全课堂"。二是打造"沉浸式"交通安全教育品牌。走进校园开展情景模拟、互动体验“小交警”等活动70余场次,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家长共同参与交通安全宣传,覆盖师生家长5万余人次,形成全社会关注未成年人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