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矛盾纠纷 找综治中心 | 景讷乡综治中心:划清土地界限,筑牢和谐根基

来源 :景洪市景讷乡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5-09-17

  近日,景讷乡弯角山村委会村民张女士与彭先生、无女士三家因耕地界限不明,在播种之际引发纠纷,三方各执一词,险些冲突。最终,在乡综治中心的统筹协调与耐心调解下,这场涉及三户的土地矛盾得以圆满化解,让邻里重拾和睦。
  “这地明明是我家的!去年我还在这埂上种了玉米,怎么今年你就种上咖啡了?”张女士手持锄头站在田埂边,对着隔壁耕地里的无女士高声说道。原来,张女士与无女士两家的耕地相邻,今年耕种时,张女士发现两家共用的田埂向自家方向偏移了一米,导致自家耕地面积“缩水”,而无女士则认为田埂位置从未变动,是张女士记错了界限。两人争执不下时,隔壁的彭先生也凑了过来:“你们吵啥!这埂的另一边本来该到我家地里,现在你们俩的埂都歪了,我家地也少了!”

  三家人很快从“两两争执”变成三方对峙,张女士激动地拍着胸脯:“我记得清清楚楚,以老槐树为界,你们现在都占我家地了!”无女士也不甘示弱:“当年分地时村干部说了,埂随地形走,你现在是想多占!”彭先生则在一旁补充:“我不管你们怎么说,我家地少了就得补回来,不然这地没法种!”三方情绪愈发激动,甚至开始互相推搡,周围村民见状赶紧联系了村网格员,网格员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至景讷乡综治中心。
  接到线索后,景讷乡综治中心迅速启动“基层排查+中枢调度”机制:一方面指派村干部赴现场,先安抚三方情绪,避免冲突升级;另一方面协调乡自然资源所、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村委会干部组成专项调解小组,到现场开展集中调解。

  景讷乡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带着三方到田间实地丈量,结合土地确权档案中的坐标数据,逐一核对界限。“大家看,根据档案记录,张女士与彭先生的界限以这条老沟为基准,而无女士的地则以东侧的石头桩为界,之前田埂偏移是因为雨水冲刷,并非有人故意占地。”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指着丈量结果耐心解释。随后,调解小组又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关于土地界限争议的条款,以及村规民约中“邻里互助、和睦共处”的要求,向三方讲解“斗气不如种地”的道理:“现在正是种地关键期,耽误了播种大家都受损失,不如咱们按档案重新定界,赶紧把咖啡种上!”
  听了调解小组的话,三方情绪逐渐平复。张女士不好意思地说:“之前我太急了,没弄清情况就吵,是我不对。”彭先生也松了口气:“只要界限明确,我家地不少,这事就过去了。”最终,三方达成调解,并且当天就按丈量结果重新划定田埂,乡综治中心还安排网格员后续跟踪回访。
如今,这三家的耕地里已重新划定界限,并种上各自的庄稼。这起纠纷的化解,正是景讷乡乡综治中心以“科技赋能+多元联动”破解基层矛盾的生动实践——通过整合档案资源、统筹多部门力量,既守住了土地界限的“硬标准”,又温暖了邻里关系的“软氛围”,为乡村和谐稳定筑牢了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