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娃”聚力强引领 综治中心护平安
来源 :景洪市综治中心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5-07-25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想必这首儿歌大家都耳熟能详,也看过《葫芦兄弟》这部经典的动画片,在咱们景洪市也有着同样的“葫芦七兄弟”——它们就是景洪市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的七个示范典型。它们如同“葫芦七兄弟”各有神通,在各自的行政区域如齿轮般协同运转,为群众解决纠纷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
景洪市综治中心
“红娃领建核心站”—以硬核聚力为支点,全面彰显枢纽效能
市综治中心作为全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与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核心枢纽,聚焦统筹协调、组织实施、指挥调度、督促落实四大核心功能。通过规范化建设盘活现有场所与人员资源,创新采用常驻、轮驻、随叫随到的联动调解模式,整合公、检、法、司、信访、人社6部门力量常驻,并融合行政复议、劳动仲裁等功能,引导群众在法治轨道上定分止争。依托“平安版纳”基层治理信息平台,构建起纵向贯通14个镇级综治中心及村(社区)、网格,横向联通59家行业部门的全域指挥体系,成功破解矛盾纠纷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流转的堵点难题。建立日常管理、工作例会、督办问责等五项制度议事管事,形成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构建“登记受理—先行调解—风险研判—分类流转—跟踪督办—案结事了—总结分析”的完整处置链条,推动入驻部门单位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有序开展工作。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登记受理矛盾纠纷19141件,同比大幅提升107.93%,感知率同比飙升203.7%,发出催督办函117次,有力推动“案结事了人和”。

景洪市综治中心第一分中心
“橙娃值守瞭望台”-用千里眼顺风耳拓宽纠纷感知渠道 激活诉前调解第一道关口
市综治中心主动作为,在市法院设立市综治中心第一分中心,创新推出“双向引导”机制——经当事人同意后,将纠纷引至调解室由特邀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既尊重当事人意愿,又高效促成矛盾化解。这一机制成效显著,已成功分流475件民商事案件,直接推动市法院民事一审案件受理数环比下降19.32%,不仅有效缓解了诉讼压力,更以非诉途径为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解纷方式。

允景洪街道综治中心
“黄娃镇守调解岗”-凭铜头铁臂强化服务群众、化解纠纷、解决问题的一线实战能力,持续夯实实战处置效能。
面对辖区人员密集、矛盾纠纷量居全市乡镇街道之首的复杂局面,允景洪街道坚持以综治中心为核心抓手,创新推行多方联勤联控、齐抓共管模式。通过深耕网格整治、力促矛盾化解、精细服务重点人群等举措,推动网格治理实现从“分散治理”到“协同共治”的转变。2024年治理效能显著彰显:“三类案件”同比降幅达70%,矛盾纠纷数量下降45%,调解成功率高达97.49%,更实现连续三年命案“零发生”,用扎实成效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嘎栋街道综治中心
“绿娃攻坚整治点”-借烈火之势破除治理顽疾,让“新问题”消弭归零,使“新市民”融入如归。
一句热乎的北方乡音,成为嘎栋街道“新老市民”心贴心的纽带。嘎栋街道综治中心因地制宜,创新“五老”调解员+“新市民”网格长协同联动的工作模式,巧妙选聘热心公益“五老”人员与“新市民”代表组成调解搭档,前者熟谙本地人情世故,后者通晓异乡生活不易,合力用家长里短的“土话”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中发挥独特桥梁作用。2025年以来,这支“黄金搭档”已成功调解纠纷273件、调解成功率达92.78%,推动街道整体纠纷量环比下降35.63%。如今,“新老市民”在共话家常、互助互爱中,真正融成了烟火气里的“一家人”。

勐罕镇曼听村委会综治中心
“青娃扎根服务港”-引活水消融客居间的种种矛盾,以润物无声的姿态,点亮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
“老根,老根叫上人,快来!我跟游客吵起来了。”“老根,别着急,我们先扫“解纷码”报送纠纷,再去村委会综治中心他们会帮调解。”地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傣族园核心区的勐罕镇曼听村,作为典型“景中村”年接待游客超230万人次、旅居者达2600余人,常常面临客居矛盾。为此勐罕镇曼听村综治中心创新打造“政企村联动”治理模式,由镇党委副书记挂联指导,村党总支书记任综治中心主任,傣族园公司派驻经理和村党总支副书记共任副主任,三方7名人员轮流合署办公。通过企业代表交叉任职,充分发挥企业解纷的主体责任,实现高效协同联动。今年上半年矛盾纠纷同比下降53.21%,调解成功率高达98%。

“蓝娃布控智防网”-靠无形之网实时铺开,既藏于村寨治理间,又织就强边固防的铜墙铁壁,推动治理效能节节攀升。
景洪市“南大门”勐龙镇与缅甸第四特区接壤,10万余人口分布于78.39公里国境线(占全市 69.75%)沿线,跨境违法犯罪占全市81.69%,叠加基层治理共性问题与涉边管控难题,治理难度大。基于复杂的形势,勐龙镇创新将党政军警民指挥中心运行机制与综治中心运行机制深度融合,以“五级书记抓边防”“双挂联包保”等举措破局,吸纳公职联防员、驻村工作队员作为村寨治理的网格员,开展边境管控工作的同时,又兼顾起村寨治理的任务,以“面强带动线强”,进一步夯实综治中心运行质效。2025年上半年查获边民参与跨境违法犯罪人数同比下降42.2%。

新丰社区综治中心
“紫娃统筹聚能仓”-以宝葫芦威力引动千方之力,汇聚多元力量,将物业纠纷连根拔出。
新丰社区作为外来人员集中的“旅居型”城区基层社区,曾因物业纠纷突出陷入治理困境。在社区综治中心指导下,各小区创新推行“五网服务治理”行动,通过指导业主依法选聘优质物业服务单位,扭转了居民与物业纠纷高发的局面,更促成双方关系和谐的良性循环,实现小区从“乱”到“治”、邻里关系从“冷”转“暖”的转变。以尚居湖岸小区为例,2024年规范网格治理后,居民对物业服务满意度达90%,物业与居民、居民间矛盾纠纷为零,物业费收缴率从不足60%跃升至95%,房价稳定在8000元/㎡以上,较周边小区高出2000元/㎡有余,成为治理成效的生动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