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强基】欢庆“嘎汤帕”,少数民族普法小分队又双叒叕整活了!

来源 :景洪市司法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5-01-03

2025年1月1日,景洪市2025年“嘎汤帕”节庆祝活动暨第二届哈尼长街宴文化旅游节活动在哈尼乐曲中拉开序幕,各族群众欢聚一堂,与哈尼族同胞纵情欢跳,奏响民族团结和谐区。活动现场,景洪市司法局少数民族普法小分队积极参与,利用人流量大、群众参与度高、普法效果好的特点,将“法治”与民族节庆巧妙融合,为“嘎汤帕”节增添“法治色彩”。 


普法摊位进集市,奏响法治最强音。群众欢聚处,普法正当时,市司法局以集中摆摊为抓手,以游戏互动为补充,与游客、群众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沟通,广泛宣传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非法集资、食品安全等法律法规宣传既有法律条文,又有案例分析,内容丰富、资料详实,一时间宣传摊位前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普法志愿者的一句句宣传、一句句叮嘱、一次次耐心解答,为各族群众送去法治的温暖,也使这个喜庆的节日充满了浓厚的法治氛围。现场共发放各类宣传折页1200余份,普法环保袋850个,宣传围腰、扇子、指甲刀、削皮刀等“法治礼品”8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20余人次。



“汉哈傣语”齐普法,答疑解惑惠民心。多语普法是少数民族地区最有效的普法方式之一,为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能理解、用得上,切实提高普法质效,市司法局组建少数民族普法小分队,在节庆活动中,穿上华丽的民族服饰,穿梭在人群中,灵活运用汉语、哈尼语、傣语等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把手中的宣传资料当教材,“多语+普法”深入浅出地向他们讲解法律法规,切实消除法律法规与少数民族群众的“语言障碍”,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一些年长的老人们纷纷说道:“我们年纪大、还不识字,现在用我们的话给我们讲法律,解决了听不懂、看不懂的问题,还记得牢,以后真遇到你们说的这些法律问题,我们也晓得咋个办了”。


“流动普法”接地气,上门宣讲受欢迎。节日是最好的普法宣传节点,为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少数民族普法小分队带“法”进商圈,走街串户进行“流动式”普法,为沿街摊主、商户提供“流动式”送法服务。根据不同群体“量身定制”普法宣传内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等方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妇女权益保障等法律法规,重点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合同编、侵权责任编等方面内容,以及邻里纠纷、合同纠纷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守着店,不用出门就学到法律知识了,你们可要常来呀!”摊主群众纷纷点赞。

群众在哪里,哪里就是普法阵地。一直以来,景洪市司法局凭借少数民族地区节日众多的优势,将普法活动与当地民族节日相融合,将法治理念融入少数民族群众日常生活、文化活动中,用法治力量维护少数民族地区团结稳定,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为建设法治景洪贡献司法行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