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星火成炬,普法惠边
作者 :曹馨尹 来源 :景洪市边防委员会办公室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5-09-17
从“单向传播”迈向“双向互动”,由“传统普法”转向“交互体验”,景洪市边境整治普法工作如星星之火,结合地域特色与群众需求,系列化开展接地气、有温度、见实效的普法活动,以多元力量点亮边疆村寨,用多元形式照亮村民生活,将“法治火种”播撒边境,有效提升了边境地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守法自觉。
群众大会聚星火,法治共识筑家园
凝聚共识,携手并进。团市委与市妇联携手律师事务所、家庭教育讲师团等各方社会力量,创新群众大会形式,把法治声音传至村寨,累计覆盖群众800余人,让法治星火在集体共鸣中愈燃愈旺。别出心裁设计家长夜校、心理健康关爱等活动,嵌入“孩子弦外之音识别”“家长情绪稳定”等场景案例,引导家长从“管理者”转变为“成长伙伴”,正确教导孩子拒绝“偷引带”行为;融合“心灵树洞”驿站、“曼陀罗绘画疗愈”等形式,开导疏解青少年困惑,为祖国花朵的心理健康护航。
巡回法庭亮星火,以案释法鸣警钟
国徽高悬、法槌敲响。市人民法院以“巡回法庭”为抓手,将庄严法庭“搬”到边境村寨,聚焦典型跨境违法犯罪案件,通过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的层层推进,让群众身临其境参与审判过程,使司法公平正义与“零容忍”审判力度变得可视可感。“审理一案、教育一片、警示一方”,审判结束后,法院干警还会以通俗语言针对审判案件讲解相关法律条文,并警示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等跨境违法犯罪的危害及严重后果,让群众在真实案例中读懂法律、敬畏法律,不断强化群众心中的规则意识。
游园普法燃星火,寓教于乐解疑惑
“玩中学、学中用”,市司法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趣味互动”为抓手,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游园式”普法活动6次,将法律知识融入趣味游戏,精心打造“普法大转盘”“法治盲盒(猜猜猜)”“幸运滚滚乐”等辐射全年龄段的互动项目,同时辅以文创产品赠发,吸引1250余人(次)主动参与,点燃群众的学法热情。游园活动还同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在现场为群众随时答疑解惑,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安全感。
双语宣讲传星火,民族语言连心桥
双语破壁垒,多民族共话法。边境区域是多民族同胞共同生活的家园,市人民检察院“喃滴溜”双语普法团队和“小吉象”未检团队走进贺南东村、曼兵村等边境村寨,瞄准边境多民族特点,选派熟悉傣语、哈尼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检察官开展双语宣讲活动,打破语言隔阂,以乡音传递法音,以“家常话”讲解法律条款,面向未成年人及其家长,重点普及禁毒、防电信诈骗、妨害国(边)境罪依法处置条款等知识,呼吁未成年人保护好自己,呼吁广大家长朋友们履行教育引导与监护管理的责任,共同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入户宣讲递星火,精准帮扶进万家
一步一脚印,精准普法行。各乡镇依托重点村驻村工作队伍、“双挂联”队伍、干警队伍和综治队伍等多支力量,依据帮扶人员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态,针对性开展“入户宣讲”,落实包保帮扶责任,日均走访260户421人(次),面对面精准普法,挨家挨户传递法治星火,讲解各村寨《村规民约》,拆解“身边案身边事”,以情以理、说案释法,引导村民自觉抵制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升对各类跨境违法犯罪行为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将法治关怀送入千家万户,确保普法工作覆盖“最后一公里”。
普法星火,点点闪烁,汇聚成照亮边疆的法治之光。景洪市多家单位联动、多种渠道协同、多元形式上阵,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固的法治边境线。未来,景洪市将继续推动多部门协作创新,力促法治星火汇聚成炬,持续为边境地区综合整治注入活力,守护这一方水土的和谐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