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讷乡“助民助企调解室”:巧解民生“千千结”,激活发展“新动能”
来源 :景洪市景讷乡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5-07-23
在景洪市景讷乡这片充满生机的热土上,热带水果种植、林下养殖、“虾稻共作”复合种养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富民增收的路子虽越走越宽,但也面临着群众法律意识相对薄弱、涉民涉企矛盾纠纷日趋突出的现实挑战。为破解这一难题,景讷乡于2024年1月成立“助民助企调解室”,搭建起为民解难、为企解忧的“连心桥”,按下矛盾纠纷化解的“快进键”,为乡村产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筑牢了坚实的法治根基。
“实打实”调解,高效化解村企“忧心事”


“调解工作一头挑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经济发展。”景洪市司法局景讷司法所所长赵兴发对此深有感触。他印象最深的一次调解案,是某企业与农户因协议价与后期市场价产生差价而引发的纠纷,涉及60余人、金额达138万元。面对僵局,赵兴发同各部门坚持“背靠背”沟通、“面对面”调解,反复梳理核心分歧,最终耗时两个多月解开“死结”。“当乡亲们拿到钱后,纷纷向我致谢,我心里唯一的念头就是咱这调解室没白建,能实实在在解难题、办实事,值了!”赵兴发感慨道。


“面对面普法,精准送达法律‘金锦囊’”

两支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村头巷尾,围绕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准开展普法工作,同时以“双语”普法、情景演绎等形式,把“冷条文”转化为“热知识”,真正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咩淘,陌生人让你转钱一定要警惕,很可能是电信诈骗……”普法志愿者们针对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开展了一系列量身定制的普法宣讲活动。他们以鲜活生动的案例为引,将土地流转中的权属争议、邻里相处间的边界考量、婚姻家庭里的责任担当、遗产继承时的规则遵循、交通出行中的安全要义,以及电信网络背后的诈骗陷阱等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让法治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
“以前遇到事懵懵懂懂,现在知道了,要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在景讷乡曼散村委会曼勐老寨村小组的普法亭里,身为普法志愿者的村民岩罕香正热络地跟乡亲们普法。2025年以来,景讷乡共开展助民助企普法宣传活动25次、覆盖1200余人。
“手牵手”帮带,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现在连村民来务工,都会主动提签合同了!”一位企业老板坦言。曾经,村民与承包商签订合同时不懂法、纠纷多;如今,通过不断地进村寨、进企业宣传,提高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助民助企调解室”提供的免费代写合同、诉状等服务,更帮群众省下真金白银,至今已完成110份法律文书代写。

除此之外,调解室还是地道的“就业红娘”,为村民和企业牵线搭桥。把惠民政策里的“专业名词”变成“方言土话”,让村民对就业创业政策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精准对接“企民”双方供需条件,帮助村民寻找适配岗位,帮助缺工企业招揽人才,是“企民”最值得信赖、最能倾诉心声的“贴心挚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