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问题,精准施策| 景哈乡“澜湄极边综治队”打开基层治理新路子

来源 :景洪市景哈乡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5-09-09

  基层治理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基层治理方法行不行、效果好不好是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重要体现,景哈乡围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目标,针对基层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和痛点,采取精准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全方位、多角度地逐一破解,绝不遗漏任何疑难杂症,坚决将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于基层,消除在一线。
  整合力量,打造专业治理队伍
  基层治理面临利益诉求多元化、情况复杂的局面,景哈乡结合实际,统筹全乡群防群治力量,组建“澜湄极边综治队”,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涵盖法律知识、矛盾纠纷调解方法等内容,不断提升综治队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针对不同类型重点人员分组进行走访帮扶,做到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织成严密的“安全守护”网,守护基层平安稳定,营造和谐友爱的良好氛围。

  深入走访,延伸矛盾感知触角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澜湄极边综治队”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深入走访群众,倾听群众心声,敏锐感知隐藏在群众中的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并及时录入“平安版纳”信息系统。根据问题类型,明确专人迅速开展调处化解工作,确保问题不上交、矛盾不上移。
基层工作不仅需要耐心和细心,还需保持热情与真诚。“澜湄极边综治队”深入村(居)民小组,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是否存在家庭不和、邻里纠纷等问题。根据线索“顺藤摸瓜”,精准掌握矛盾产生的根源,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面对上访人员的诉求,综治队能够解决的当场给予答复;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则引导他们收集诉讼材料,通过司法途径合理表达诉求,确保不发生违规上访现象。截至目前,景哈乡共上报矛盾纠纷211起,调解成功205起,矛盾纠纷感知力度显著上升。
  靶向普法,筑牢法治思想防线
  针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精神障碍患者等关键人员,综治队员们开展全面摸排并登记造册,切实掌握其数量和动态,确保底数清晰、情况明了。走访排查工作力求深入、细致、真实,以避免因管控不力而引发个人极端案(事)件。同时,联合中、小学校教师开展上门走访,向家长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知识,压实家长监管未成年人责任。对于重度精神障碍患者,综治队员通过卫生院掌握在册人员名单,引导家属加强对重度精神障碍患者的监管,建立包保帮扶机制,增加走访次数,深入了解情况,避免重度精神障碍患者脱管、漏管。在对重点人员的走访摸排过程中,采取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方法,不仅深入走访在册重点人员,还积极与其他村民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对于因突发情况导致家庭困难的村民,及时为其申请临时救助,确保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综治队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用脚步丈量村寨,用温情感化群众,不断拉近干群之间的距离,守护着村寨的安宁与和谐。截至目前,累计走访重点人员4232人次。
  景哈乡的“澜湄极边综治队”通过实施动态摸排、矛盾调处、精准普法等务实措施,践行“枫桥经验”,为景哈乡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边境治理格局,有力地维护了边疆地区的安宁稳定,积极促进了民族团结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