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社区民警 | 澜沧江畔,90后女警不一样的担当
来源 :政法委融媒体室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9-11-28
总有那么一个忙碌的身影,她走街串巷,东奔西跑地调解纠纷、宣传防范、安全保卫,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有秉承着“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的精神,用满腔热血和对党的事业忠诚之心,在这平凡而又琐碎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为社区奉献一切。她就是景洪市公安局江北派出所社区女民警吴佳忆。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014年,年仅22岁的吴佳忆以优异成绩考入景洪市公安队伍,回头望去,距离父亲因公牺牲已过去11个年头,她依然清晰记得儿时与父亲的约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今,这个教诲和誓言终于可以注入进与父亲同样的公安工作轨迹中,第一次单独接处警、第一次成功调解纠纷、第一次办理毒品案件……她不断经历不断收获不断奉献不断成就。
“社区工作就是群众工作,社区民警要真正沉到基层、沉到社区、沉到群众中,只有进百家门知百家情才能全方位做好社区工作。”这是吴佳忆对社区工作的感悟。自2018年在江北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以来,其管辖面积31平方公里,下辖4个社区居委会,2个村委会,16个村民小组,实有人口4万余人,流动人口2万余人,这样的混合型社区,城中村、单位场所、小区出租房结构复杂,流动人口众多,治安压力大,各种社会矛盾易发,工作的难度超出了这个年轻女警的预料。但每每想到父亲生前是名合格的警察,作为女儿的她,不能给父亲抹黑。就这样,她继承父业,一步步行进在警察的职业道路上……
曼斗村,是江北典型的城中村,由于人员密集,结构复杂,一直是所内治安整治重点。为了做好社区管理工作,她以创新微警务模式,建立了出租房、旅店业、网吧等微信群,积极宣传公安机关日常安防知识和法律法规,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思想动态,用行动解决群众诉求,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渠道反映自身的利益诉求,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同时,积极联合村内联防队及小区保安,形成有联防有警力有保安的综合巡逻队伍,织密全方面、网格化街面专业治安巡逻防控网络,按时按划分区域开展巡逻,用群众的智慧力量帮助群众自己解决问题。“帮群众找小孩、调解三兄弟矛盾纠纷、救助醉酒男子……”种种社区工作经历,让她感受到被群众需要的使命感,更加坚定了“枫桥式”社区警务就要把社区群众作为警务运行的关键力量是正确的道路。行动以来,共通过巡逻盘查查处治安案件76起、救助儿童、老人等532起,联防队伍开展现场救助121次,化解矛盾纠纷13起,查处涉黄案件43起,抓获81人,查处涉赌案件103起,抓获381人。
业主反而主动邀请我检查
在对各行各业的管理中,个别业主投机取巧表面迎合可背后不诚心接受监督,有些则是年轻人开店却交由老人管理。面对这些“疑难杂症”,吴佳忆找准时机“对症下药”,从群众的难处出发,比如某家陈旧的宾馆不按要求用系统登记住宿信息,只会手写在笔记本上,面对派出所要求的整改也置之不理。老板是个年纪大了不会使用电脑的人,学了几次不耐烦就甩手不理了。得知情况后,她立马带着专业技术人员前去手把手教授云南旅店业信息系统的操作流程,细心讲解运用电脑系统如实登记的系列好处,还安慰老人慢慢学,一天不会我们就学两天,两天不会就学三天。多日下来,老人终于可以自己操作电脑,两人的警民关系也悄然变成了朋友关系,还会主动上报问题,热情邀她过去检查。
群众称呼变了,但初心不变
吴佳忆深刻认识到,想让群众有事会找你,有话会对你讲,有信息会报告你,最重要的是先让群众认识你、了解你、熟悉你。为了尽快熟悉社区群众,同时也让群众了解自己,她只要一有空,就扎进社区里“瞎逛”,性格开朗的她拉着大妈们唠唠家常、听听情况,并送出自己的警民联系卡,谁家有点小事就自告奋勇去帮忙,还利用起社区宣传栏,把宣传教育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既让群众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又使他们真正感觉到派出所工作为大家带来的安全感,大家伙都称赞她“巾帼不让须眉”,有她在的地方常常一片欢声笑语。就这样,刚开始群众们只会平淡地叫她一声“吴警官”,现在见面都亲切地叫她“小吴”,一个简单的称呼拉近的却是和群众的距离,而社区民警需要的不是群众的敬畏,而是因为信赖产生的安全感。
吴佳忆常说,每个人都有雄心壮志,但胸中要留有一份清淡灵动、安然静默,才能将平凡而又渺小的琐事做精做细,只有长久坚持做好每件小事,平凡点滴,便汇流成河。就是这样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默默坚守社区岗位,深深扎在服务群众的一线基层,踏实进取、任劳任怨,在社区这个大舞台上,做了一盏小小的明灯,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守护傣乡平安。
监制 | 王 娅
审核、文字 | 余立武
编辑 | 王丽娅